昨天用一天的時間殺到宜蘭參加綠色博覽會,
好開心喔~
不用開車也可以到綠博玩說~
我們一到大門口看到的是形象主題館,
這次的主題是樂動人生,有好多的音符,
沿路上用音符點綴,
在音符的地方還吊著一盆盆的嬰兒眼淚,
會場還同時播放大自然音樂,
感覺起來好像是跟著這些音符一起的說~
我們是從前面開始,所以第一個主題館是蜥蜴~
展出的蜥蜴種類有好多,
還有世界最大的蜥蜴—科莫多巨蜥,好大一隻~
我們在每一種蜥蜴的展示箱前都在找,
現在他在哪裡?
因為有好多蜥蜴都躲起來了,
有的變色隱藏自己,有的爬到天花板上,
還有的藏在連接的門片後面,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人太多 還是太陽太大,
通通躲起來,放在那邊的食物還跑來跑去的~
(有些要吃蟲,所以食物是活的)
接著是綠博劇場,3D的動畫影片,
內容我覺得蠻適合小朋友的,
工作人員還提醒小朋友,
如果有東西飛過來不要怕,他不會傷到妳,
因為就有小朋友因為要閃躲影片中的東西,
還撞到隔壁觀賞的人,真是可愛~
我們停留最多時間的就是噶瑪蘭館,
花了50元進去裡面體驗葛瑪蘭的風情~
帶我們的除了工作人員之外,還有幾個國寶級的人物~
一開始的時候我們要先命名,女生是跟母姓,男生跟爸爸姓,
而母親的姓名跟女兒的姓名是不能一樣的,
所以我取了一個「流允烏桔」,流允是我的,而烏桔是媽媽的~
在所有的活動之前,他們要求我們先換上背心,
並行一個spaw的儀式,
這個以自己釀的酒(isi)進行謝天、謝地、謝人三次的敬酒儀式,
然後許個願之後喝下剩下的酒,
而我們實際上是以水代酒,用竹杯進行這樣的儀式。
接著看到用竹子邊的好多東西,
一個伯伯還跟我們介紹古時候抓魚的器具,
挑柴的器具,竹簍等等,
在竹子做的家屋裡面還看到真的煮飯的東西,
只是他們用來保溫熱水,蠻有創意的~
在邊邊還有會用香蕉纖維編織的阿媽,
她是最後的女巫,已經80多歲了~
在以前,女巫在部落中是可以祭神跟治病的,
現在可能已經後繼無人了~
編織一件祭典用的香蕉纖維的衣服要4個月的時間,
看起來非常的涼爽~
還有用林投葉編的雨衣,
不過冬天再加上一個麻布袋才會比較溫暖,也比較能防水~
目前噶瑪蘭族剩1千多人,
而會說噶瑪蘭語的人已經不到400人了~
來展示編織方法的阿婆是其中一個說~
還有教我們作嘎裡繃繃(qaribunbun)的兩個老師,
一個是很會唱歌的老師,
一個是教母語的老師,
兩個老師聽說都很會唱歌,可惜他們已經來這邊1個月了,
每天教大家,已經聲音沙啞,不能唱歌給我們聽~
(我也做好一個,可惜,我在路上不知道遺忘在哪裡~
嗚嗚~不管拉,人家還要一個~)
後面還有用黑陶作陶飾,只能玩玩,沒有辦法燒烤,
有點可惜~
重點來了~每一個體驗的人還有一個qaribunbun可以吃說,
聞起來有草香的糯米,配上一塊鹹豬肉,
對以前出外工作的噶瑪蘭人是一天的中餐,
我們俗稱的便當,
不然打獵到一半,還要回家再出來,那就不用做事了~
蠶桑館的東西因為比較常再接觸,
感覺上比較沒那麼特別,
不過實際上摸到絲的感覺真好~
如果我的手保養的很好就不會一直勾破絲綢了,
我對不起那些展飾品~
遊戲比較屬於小朋友玩的,
不過有一個「高空彈跳」,是不分年齡都可以玩的喔~
(2-70歲,體重100公斤以下,每次2分鐘100元)
同行的伙伴就有一個有玩,
隔天的暱稱變成「無法後空翻還扭到脖子」,
呵呵~
我有在寶貝館看到鸚鵡螺喔~
看到他們正在餵食,他們吃的是蝦仁~
在餵之前還要先把他們吵醒,
然後他們就會飄飄飄過來用觸角黏住工作人員的手跟食物,
差點沒把手給吃進去,哈~
還有看到貪吃的海螺再吃海星,
可能太大塊了,吃不進去,留了半塊在嘴邊,
躺在地上的海星缺了一隻大手,
看起來蠻可憐的~
風味館~哈韓風~普普~
剛進去螞蟻館的時候都看不到螞蟻,
奇怪,然後開始渾身發癢~
原來有好多螞蟻都跑出來了~
阿阿阿~還有紅火蟻勒~
我看都沒看就給他跑出來了~
嗚嗚~好可怕的螞蟻館~
巢穴館就好多了~
我喜歡他的環境,濕濕的,很涼爽~
不過現場有蜂窩,有點可怕~
聽說不能太靠近,不然會被叮~
喜歡在外面走的感覺,好舒服~
看到一大片波斯花海的感覺也很好~
借這次的綠博看到一些不一樣的生物,
我都在想每次辦綠博都會引進一些生物,
不知道有沒有可能破壞武荖坑本身的環境,
像螞蟻館的螞蟻都跑出來了,
或許是本來就有的生物,
但是多少會影響吧!
只是不知道大自然的容忍度有多高~
人為的破壞已經不小了~
還好每年都還有一個休息的期間,
只是不知道這樣的時間夠不夠~
希望下次的綠色博覽會也可看到很多新的東西~
留言列表